馆藏数字资源
其他
其他

超星期刊



数据库名称

超星期刊

提供商

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

访问方式


直接访问:http://qikan.chaoxing.com/

或从"图书馆主页>>超星期刊"的相关链接访问。

数据库类型

电子期刊

主题分类

中国图书馆分类法(第五版)和中国科学院资料分类法

大众、教育、文化、艺术、文学、历史、哲学、经管、政法、语言、社科、军事、体育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医学、综合

数据库简介

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,在线阅读逐渐成为高校和科研工作者的主流阅读趋势。相较之传统的图书馆、资料室,在线的学术期刊数据库覆盖面更广、资料更全、更新频率更快,有助于检索者能够更快速地获取行业动态。但是,作为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和知识服务的重要平台,学术期刊数据库在大大提高人们检索效率的同时,也因其弱化了学术期刊栏目、缺乏凝聚某领域学术共同体、难以适应用户阅读习惯向移动端转型等问题,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夕阳产品。

基于上述问题,超星提出了基于"域出版"的超星期刊服务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("域出版"是对期刊传统编辑出版模式里每期内容的"栏目化"组织方式,从而更好的体现学术期刊独特的学术价值、问题意识、学科倾向和专业尺度。)。在内容服务方面,超星期刊以具有时代特征的流媒体格式多终端同步出版,无并发、使用次数、时间、空间等的限制;功能服务方面,超星期刊的全新服务模式,重点解决个性化阅读需求的采集、专业化阅读线索和阅读方案的提供、社区化阅读的交流与传播、线上阅读和线下阅读的互动以及知识的全媒体解读与可视化呈现,开创全新移动开放评价体系;全新增值服务方面,超星期刊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服务平台,该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流程、自助式、智能化的专题汇编功能,快速实现对各类文献的检索与筛选、分类与管理、汇编与创作、合成与阅读的域专题编创,以帮助用户快速学习和传播自己的知识成果。

超星期刊项目自2015年5月启动以来,得到了广大学术界、期刊界和出版界专家、学者的大力支持,截至目前收录总量超过7000余种,其中核心期刊超过1200种。

综上所述,超星期刊从供给侧、内容的精准提供以及知识服务的角度出发,打破了传统业务的信息壁垒,建立了优质资源的评价体系,形成了供销的直通环境,打通了B to B优质内容的时实供给通道,使得图书馆阅读服务嵌入到学校的整个教学与科研系统中,构成了现代图书馆业务的新生态。

模块名称

项目

超星期刊

内容服务


收录刊种

超星期刊五年完成收录总量7000余种,其中核心期刊1200种。

数据格式

具有时代特征的流媒体格式,同时保留PDF等传统出版格式。

更新速度

原排版文件出来后即可进行流媒体和PDF版式数据处理,平均周期7—10天。

功能服务


学术共同体

移动服务平台支持读者、作者、编者在线实时交流互动,基于小组交流圈实现对学术问题的集中思考、判断、分析、协同与执行。

移动开放评价体系

为读者提供文章的引用、转发、评论、浏览量等评价数据,全方位多维度的按不同脉络体系对期刊文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。

文章分享

(基于移动端)

期刊文章能直接导入到教学课程中;读者可以将优秀的期刊文章转发至笔记、小组、消息、微信、QQ,并能通过其它社交媒体平台直接打开阅读,实现优质内容的智慧分享。

大数据可视化分析

超星期刊对刊物系统性的梳理,融入了大数据可视化回溯分析技术。

全新增值服务


域出版

超星期刊服务平台上有富媒体形式的学科专题,为读者推荐热点、焦点的学术前沿内容;读者可挑选优质期刊文章一键汇编成专题。

域搜索

知识关联、立体矩阵网络形式呈现。利用主题聚合和知识分类,实现主题检索和分类检索的双向切换,为实现所需内容查全查准提供智能支撑。

全终端

PC端、手机、Pad、歌德机等多终端一体化,满足读者各种需求。

无使用限制

超星期刊依托多种载体,实现无并发、无下载次数限制,不受时间、空间和形态限制。


权限控制方式

IP地址以及账号控制

授权范围

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ip范围内以及全体师生借阅证账号可以全终端访问

咨询服务

联系人:蔡老师

电话:15052977351

Email:398203734@qq.com

意见反馈

欢迎读者使用!请将使用中遇到问题或有关意见、建议,通过电话、Email向我们反馈!